饥饿的盛世(出书版)_第2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5节 (第4/7页)

  ??皇帝的轿子到了他们附近时,稍稍停了一会儿,和他们做了简短的谈话。皇帝问丹津班珠尔说:“你是不是班第达之子?”接着问扎西顿珠,“你这胖子是不是班第达之子的同事?当噶伦的?”然后,又问两个汉人是不是四川成都府人氏。最后,皇帝特地招丹津班珠尔到跟前来问道:“你会不会汉话和蒙古话?”他回禀说:“汉话只会几个词,拼成句就不懂意思了,而蒙古话说得不太好。”皇帝在轿上摆摆手,用蒙语说道:“可怜可怜,来来,到这儿来。”于是,他走近轿子跪下。

    ??乾隆皇帝对丹津班珠尔在藏廓冲突中的经历深表同情,表明丹津班珠尔的罪责将会予以赦免,但是他不宜继续担任噶伦之职。皇帝又说,你等藏人可暂时合住黄寺,由朝廷内库拨给薪俸,等新年盛宴之后再回西藏。

    ??对乾隆皇帝的宽宏大量,丹津班珠尔深表谢意。大皇帝面展笑容,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??这是藏文资料中关于乾隆皇帝音容状貌最详细的一则。

    ??所有关于乾隆皇帝外表的记载中,英国人所作的是最详细传神的。

    ??大约在丹津班珠尔到达北京的同时,马戛尔尼使团也正从英国出发。

    ??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七月底,英国使团抵达承德,在这里觐见了八十三岁的乾隆皇帝。

    ??这一天英国人半夜两点就起床了,梳洗穿衣。在万树园边上的一个小帐篷里,他们等了两个多小时。直到太阳出来,园中响起了音乐声。那位欧洲人心目中非常神秘的东方大君主终于要出现了。“太阳刚刚出来,从远处传来音乐声和人的吆喊声,说明皇帝快要驾到了。不久以后,皇帝从一个周围有树耸立的高山背后,好似一个神圣森严的丛林中出来。”

    ??英国人描述说:“皇帝坐在一个无盖的肩舆中,由十六个人抬着走,舆后有警卫执事多人手执旗伞和乐器。皇帝衣服系暗色不绣花的丝绸长褂,头戴天鹅绒帽,形状同苏格兰军帽有些相似,帽前缀一巨珠,这是他衣饰上所带的唯一珠宝。”

    ??皇帝所过之处,所有人都纷纷下跪。英国人也没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亚洲的主人。匆忙中扫了一眼,唯一的感觉是皇帝精神矍铄,远远比他的年龄年轻。赫脱南说他只有“五十来岁,动作敏捷”,“风度翩翩”。

    ??皇帝在万树园中的大幄前下舆,缓步走入大幄。英国使臣随即进入,跪在宝座之侧。借这样近距离接触的机会,英国人终于得以观察这位地球上统治着最多人口的君主。马戛尔尼的回忆录,虽然经刘半农翻译成半文半白,读起来不太畅快,但仍然可以看出乾隆的风貌:“余静观其人,实一老成长者。形状与吾英老年绅士相若,精神亦颇壮健,八十老翁,望之犹如六十许人也。”

    ??巴罗的记述更为传神:“八十三岁的乾隆毫无一丝龙钟老态。有着一个身体健壮、精神矍铄的六十岁人的外表。他的眼睛漆黑,目光锐利,鼻子鹰钩,即使在如此高龄,面色仍相当红润。我估计他身高约五英尺九寸,腰板极其挺拔。虽然八十三岁的他既不算肥胖也不算强壮,但不难看出他曾经有过一副强壮的体魄。他的精力充沛,一生的操劳都没能令其衰弱。像所有的满族鞑靼人一样,他热爱狩猎,从不错过每年夏季举行的操练……他头脑的活力和思维的敏捷也不逊于他的身体。他心思缜密,行事果断,所以似乎无往不胜。”

    ??乾隆皇帝情商很高,善于与人打交道,虽然在为人行政中常有暴烈苛刻之举,但礼仪性接触中极少会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。副使斯当东回忆觐见皇帝的一刻说:“自始至终皇帝看来非常愉快自如,绝不像外间描写那样阴郁沉闷。他的态度很开朗,眼睛光亮有神。至少在接见特使的整个时间,他的表现如此。”

    ??礼节性拜会完成后,宴会就开始了。三位英国人以及他们的翻译被邀请坐在“皇帝左手一张桌子前的坐垫上”。英国人注意到,“皇帝进餐时候,意态非常舒适,表现胃口极好”。“皇帝在整个典礼中对英国客人的照顾心情始终未减。在饮宴时,皇帝命执事官从自己桌上取下盛馔数色送至特使桌,宴会完毕,皇帝命人召特使等至御座前,各亲赐温酒一杯,有些近似马德拉的次等酒。皇帝问及英王陛下的岁数,特使据实回答。皇帝说,他今年八十三岁了,身体仍然很健康,希望英王陛下也能同他一样长寿。他看上去确是很健康,不像已经统治国事五十七年之久的样子。典礼结束后,皇帝精神矍铄地从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