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妒嫉 (第1/2页)
??“燕王?”沈秦筝疑惑地问:“派人跟着吗?” ??莫青点点头:“从晨日里就没出过门,直到酉时才急匆匆地往宫里去了,直到现在还没出宫。我们的人跟着,还不清楚是因为什么事,大内还有千牛卫与羽林军,不好探查。现在才传出来一点消息。但是公子……” ??莫青吞了吞口水,然后将视线从地面挪到了沈秦筝那张脸,目光如炬:“属下有一种不好的直觉。” ??大梁规矩,亲王以及三师是可以不用上朝点卯,能在家里好好睡个懒觉,虽然这事情跟他们八杆子也打不着,但是燕王背后可有个家大势大的亲家。 ??而这亲家不巧正是沈秦筝的死对头。 ??无论这事情有关于谁,能让燕王这样急着进京,一定不是什么小事。 ??沈秦筝想了想:“明天我正好要去给李肆说一说永州的事情,你想个办法能不能往内务府那里去打探打探风声,宫里太监嘴不牢,看看能不能打听出来一点什么。” ??莫青:“今晚我等先夜探大内,虽然勤德殿有千牛卫不能靠近,但是在其他地方听些风声足矣。公子,不瞒你说。自我们回京,我总觉得心神不宁,还是稳妥些好。” ??沈秦筝本想开口阻止,一想确实觉得这阵子的风平浪静有些蹊跷,于是点点头:“一切小心。” ??“公子放心。” ??皇宫内各宫的灯火渐消,回归寂静。但这么多年都不见点灯的御书房此时竟然点起了灯。 ??所有服侍御前的太监都清楚,章和皇帝并没有彻夜看折子的习惯。 ??章和皇帝是个标准的“白日派”,坚信有什么事要事一定要在白天做完,做不完就第二天再说。夜里是找妃子们睡觉的时候,是万不能浪费给国事的。 ??而且他本人也并不是一个热衷于看折子的皇帝。有祖宗留下来的朝臣班子,不用白不用,实在没必要像先帝早年时候那样殚精竭虑,宵衣旰食,晚年累了一身病,最后还讨不到什么好名声。 ??依他看,先帝晚年终于顿悟了“荒废之道”,国家不也挺安定的。 ??所以,这个点儿御书房还亮着,委实有些反常。 ??燕王恭敬地站在下方,他再一次轻微地动了动酸疼的脚后跟。 ??站了两个时辰了,就是个铁打的人,也不太能经受得住,更别说他这种常年声色犬马的闲散王爷。 ??“皇兄……”燕王斟酌着开口,顺便借此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。 ??李肆神色复杂地看向他,从章和元年开始他就很少亲近他如今在世的这唯一的两个弟弟了。 ??天元末年那场夺嫡直到今天还是让人触目惊心。 ??尽管燕王赵王他们俩那时候并没有参与进去,但是李肆心里明镜似的。 ??这两个并不是无意皇位,只是要么没什么能力进来掺和一脚,要么没来得及掺和一脚而已。 ??尤其眼前这个,要说他无意皇位,傻子都不会信。 ??但今日他差人送过来的这一封密奏,却让他直到现在都没办法平静,甚至终于还是没忍住,将这位“虎视眈眈”的人诏进了宫中。 ??下朝不久,御前小黄门送来了一封密奏,来源于平日里不问世事,清心寡欲的燕王。 ??“当年梁王盛宠,曾有一遗腹子,天元十七年中秋生于东宫,养在废太子侧妃,前翰林院首郭池之女郭侧妃下。梁王谋逆,先帝将此子留下,隐姓埋名养于秦国公府沈寒溪门下,入族谱后改名沈秦筝。” ??密奏看到一半,李肆的背后已经出了一层冷汗。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曾经如此看重的这个人竟然是他的侄子,是那个被他跟其他已经死了的皇子一起坑了的梁王之后。 ??不过就算到这儿,这事情也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戒备。一个已经明面上死了的皇孙,能有什么风浪翻出来。然而直到他继续往下看—— ??天元末年沈寒溪将传位遗诏送往京城,此诏由皇室暗卫听音阁众护送至西北,如今此子手中便掌握有听音阁,是由先帝亲手交予他的。 ??因着天元皇帝死的匆忙,李肆等众皇子都没来得及见他们的父皇最后一面,这才引发了天元末年冬那场手足相残的噩梦。 ??那是场惨烈的战争,但之所以能乱起来,就是因为众皇子都知道——在真正的传位诏书出来尘埃落定以前,他们都是有机会成为九五至尊的。 ??毕竟老皇帝再最后那一年,无论是京中还是地方上的哪个儿子都不亲近。 ??可这封密奏直接指出了一个事实——老皇帝死前不久,是单独秘密见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皇孙的,这样甚至就能解释大梁将军那么多,为什么偏偏是朔方节度使立了从龙之功。 ??而且天元皇帝一定就在那个时候,将这个他们都曾听说过其威名,但据说早已经解散了的“听音阁”交给了沈秦筝。 ??听音阁威名赫赫,可到底也就是传说,谁也没有见过,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。